贫县配平房,“格格不入”但也“相得益彰”
在河北灵寿县城古城西路51号,有一排排红瓦白墙的低矮平房,这里就是灵寿县委大院所在地。这些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建筑,一直被灵寿县委沿用至今。如今,县城里高大气派的教学楼、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宽敞的广场与朴实无华的县委大院形成了鲜明对照。(5月14日 新华网)
“房子地基是石板铺成的,墙体是青砖垒砌的,房顶用木头椽支撑,芦苇席和黄泥做的。别看外表很干净,内里已经破败不堪,有些砖都风化了,外面是刚粉刷过的。”据老同志们说,老房子历经多次维修,但主体结构没变。这就是灵寿县委大院,一座经历了60年风吹日晒,依旧屹立不倒。之前,频频曝出有国家级贫困县建“豪衙”,不将国家拨款用于民生工程建设,只图自己贪图享受,严重刺痛百姓心。那些“豪衙”表面虽然雄伟漂亮,但是和其周围的建设以对比,显得如此的格格不入。灵寿县有着6栋漂亮教学楼的花园式校园,在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显得格外醒目,而低矮的平房与其又显得格格不入,但是在每个人眼中看来,确实如此的和谐和美丽。
贫县这顶帽子,有的想摘下,有的却是乐于戴着。灵寿县戴着这顶帽子,不仅不会是“耻辱”,还是一种光环,因为其没有辜负国家的支援和资源,将资源用在了刀刃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贫县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肯定薄弱,但是灵寿县将资源大大向教育倾斜,为的就是要让山区的孩子们能够走出去,再将技术和本领带回来,带动灵寿县的发展。这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工程,周期长,回报不定,给地方带来的政绩也不明显,这彰显的是灵寿县政府真心实意为民谋利谋发展的决心。
形式主义,这是我们早就深恶痛绝的东西。很多地方作风浮夸,不落实,喜欢做面子工程,政绩观扭曲。灵寿县的出现,让那些徒有表面的地方相形见绌,更突显的是灵寿县委朴实的工作作风。成绩都是干出来的,不是宣传出来的,更不是吹出来的。办公楼再好,再豪华,也只是用来办公而已,彰显不了政府的实力,也突显不了为民务实的能力,灵寿县给了我们最好的解释。
平房虽低矮,但是灵寿县委的高大形象是捂不住的,办公楼虽破旧,但是罩在其外面的熠熠光辉是遮不住的。求真务实,各级政府要身体力行,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作 者:夏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