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 华北法制网 >> 文章中心 >> 法制 >> 正文
人教社教材出错不应被媒体过度放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4           ★★★

  近几日,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出错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事件源于一位老师发现人教社新版初一(七年级)语文课本上有错误,因此将人教社告上了法院,随后,人教社网站上贴出了一则致歉信,根据致歉信,人教社在承认错误的同时承诺在未来积极予以改正,不过,事件并未就此告一段落,大量媒体对人教社进行口诛笔伐,一时间事件变得难以收拾。

  作为初级教育的重要工具,初一语文课本出错确实应该批评,毕竟教材不等同于一般的图书,一旦出错就很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使他们接受错误的知识。目前,虽然人教社已经对出错事件进行道歉,并予以积极改正。但是怎样引以为戒,避免此类低阶错误事件再次发生,是人教社及各类教材出版机构需要认真考虑的事情。在这次事件中,媒体起到非常重要的疏导和引导作用,一方面要对事件主体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督批评,让大家客观认识这次事件,另一方面不应过度放大事件影响,放大镜式的舆论报道势必会将大众的关注点引向极端。

  其实,教材也是由人来编写的,在数十万字甚至数百万字的编撰过程中,难免出现小瑕疵,毕竟人不是机器,偶然犯错在所难免,谁能肯定自己一生中就不会出现小错误小瑕疵呢?实际上,对人教社的宽容,也就等于对人的宽容,对我们自己的宽容。这是其一。

  其二,现在的中小学教材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从某种意义上讲,每本教材出版以后,他们自然就会与最新的知识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这种无可避免的“时间差”也让出版社很难完全规避错误和瑕疵。

  其三,从法律层面来看,教材只要将错误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即达到相当优秀的水准,而人教社显然已经做到这一点。其实,即使在教育更为先进的欧美等国,教材出错也是常事,但是却很少有人就此起诉出版社,因为只要能及时纠正,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既然如此,媒体又为何要对本次人教社出错事件不依不饶呢?

  其四,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虽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教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更为重要。只要广大教师在一线教学过程中起到过滤、保护的作用,将教材中的个别错误进行及时纠正,那么就不至于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综合上述四点来看,人教社出错应该予以批评,但是部分媒体过度放大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希望人教社能吸取此次事件的教训,在未来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广大学生、教师提供一流的教辅资料。

 

 

文章录入:说法    责任编辑:hn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总编信箱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copyright: 2012-2029 fzwh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190019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