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 华北法制网 >> 文章中心 >> 企业 >> 正文
57年老牌纺织厂兰雁负债25亿 淄博市介入救赎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7/7       ★★★

“‘兰雁’是一个有着57年历史的老纺织厂,我家有两代人在厂里做过工。如果企业度过不了危机、不能归还职工集资款,不仅我面临着失业,家里两代人的积蓄也成了泡影。”说起眼下企业的困境,淄博兰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兰雁集团”)老职工宋明(化名)怀着复杂的心情如是说道。

  兰雁集团于1956年建厂,是位于纺织重镇淄博周村的最大纺织企业,也是亚洲最大的牛仔布工厂,年产牛仔布5000万米,牛仔服装1000万件。

  然而,历经沉浮的“兰雁”眼下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当地嘉周化工、博泵科技先后破产倒闭,将同绑在联保链条的兰雁拖向深渊。目前,兰雁集团负债高达25亿元,处于高管被查、经营亏损、资不抵债、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险境。

  令人不安之处在于,兰雁集团已与当地很多企业有着联保关系,如果企业一旦破产,就可能形成更大的多米诺冲击波,引发当地经济生态的连环危机。

  兰雁集团能否坚守,成了关键的防线。

  “兰雁”折翼

  “目前,董事长盛文中受到限制。”面对记者的追问,兰雁集团办公室主任贾科脱口而出,但随即改口,“联系不上,不方便接受采访。淄博市政府已派工作组进驻企业,你找他们吧。”

  包括宋明在内的数名兰雁员工向记者证实,今年4月,兰雁集团总经理助理因涉嫌倒卖进口棉配额已被抓捕,董事长盛文中正在协助调查。

  更为紧迫的是,眼下兰雁集团资金链几近断裂,从当初的明星企业滑落到破产的边缘。

  根据兰雁集团一份内部文件显示,“现企业账面总资产19.89亿元,总负债25.89亿元,负债率130%,已资不抵债,到期债务不能按期清偿”。一份起草于2012年10月的《在司法重整框架下兰雁集团解困方案》表明,兰雁集团银行负债最高时达19亿元。

  宋明是一位入厂近20年的老员工。他回忆道,企业效益好时,10多家银行蜂拥而入,希望给企业贷款,可如今银行都争着来工厂贴封条。他亲眼目睹了一家银行工作人员在棉花仓库张贴查封告示的一幕。据悉,兰雁债务危机涉及工行、农行、中行、交行、中信等多家市内外银行。

  一方面,兰雁集团债务累累;一方面,企业自身经营却连亏不止,无力回天。受国际国内市场疲软、棉花价格倒挂、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大环境影响,2012年1-10月份兰雁集团累计亏损高达9200万元。

  今年上半年,兰雁集团经营仍不见起色。下属澳宏纺纱公司一位员工透露,2013年1-4月份,该公司开工率不足四成,近期24台气流纺纱机只开了一台。

  对于企业困境最为焦急的当属近5000名职工。从2006年以后,为解决融资难题兰雁集团开始内部集资,以购买棉花、煤炭等生产原料。企业给出12%的高额利息,绝大多数员工踊跃而入,拿出上百万元并不鲜见。根据内部统计,兰雁所欠职工债权共达1.48亿元。

  曾几何时,“兰雁”是一个让职工倍感自豪的全球品牌。企业于1956年建厂,许多职工家中几代人为之奋斗。最鼎盛时,兰雁集团员工多达上万人,集纺纱、织布、染整、服装为一体,产品曾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兰雁”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如今,高管被查、经营亏损、资不抵债,“兰雁”折翼、跌至低谷。宋明担心,如果企业无法挺过这一关,员工不仅将面临着下岗失业,他与亲朋多年积攒的60多万元企业集资款也难以收回。

  疯狂的担保链

  对于兰雁多重危机,2013年5月30日,淄博市政府召开专项会议,成立了工作组进驻兰雁。淄博市派驻工作组负责联络的市经信委刘科长对于记者的采访要求予以拒绝,称工作组刚刚成立,不便接受采访。

  不过,如今大半个周村城都已传遍,引爆兰雁危机的导火索是当地与其有着联保关系的两家企业——嘉周化工、博泵科技先后破产。

  周村嘉周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周化工”)隶属于淄博市大型企业——嘉周集团,以生产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为主,总资产34856万元。从2012年2月开始,嘉周化工资金链断裂。4月10日,债权人齐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先行发难,向淄博市中院提请破产。根据《在司法重整框架下兰雁集团解困方案》显示,“嘉周化工事件中兰雁为其承担1.4亿元”。

  纺织业本就利润微薄,加之近年市场萧条、企业亏损,1.4亿元的包袱重压下来,兰雁集团立刻陷入困境。一份针对职工的《兰雁集团关于优先股情况的宣讲提纲》显示:“嘉周化工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公司在各家银行的信用,致使我公司到期贷款还后再贷难度加大,甚至只还不贷,给企业资金运转造成前所未有的困难。”

  当时,兰雁集团只能拿出2000万元现金,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淄博市领导急调2000万元以解燃眉之急。同时,淄博市政府协调各债权银行开会,由于当时兰雁信用尚好,银行当即表态:“保持与兰雁长期以来的良好合作,贷款总量不变,即还即贷,决不抽贷。”嘉周化工破产形成担保危机初步化解。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职工听闻嘉周化工破产倒闭、兰雁背负巨债时,争先恐后提取集资款。一位员工回忆道,最初企业尚能归还个别借款,可当职工蜂拥而至时,便拒绝了所有的提款要求。

  每年5月1日,是企业向集资员工返利的时间。可当这一天到来、员工得知归还本息无望的时候,纷纷找企业讨要说法。董事长盛文中一面宣讲“公司生产稳定,订单充足”、“柬埔寨、越南项目近期投产”、“公司房地产项目销售已达95%,利润可观”,一面保证“本金半年后逐步给付”,企业才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危机中,兰雁集团不得不变卖资产,断尾求生。它先是将下属周北热电公司出让给了淄博有机化工,转移债务3亿元;再将在淄博高新技术开发区141亩土地卖给了香港南益集团,收到预付款1.3亿元,用于生产流动资金等。

  当年9月,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泵科技”)的资金链断裂,给了摇摇欲坠的“兰雁”致命一击。

  博泵科技始建于1929年,主要生产电站用泵、高压锅炉给水泵等,是国家机械局、全国泵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博泵科技到期债务不能按期偿还,作为互保企业,兰雁集团为博泵担保1.94亿元,博泵为兰雁担保4.21亿元。这意味着,兰雁不仅要替博泵科技偿还1.94亿元,还急需寻找新的担保方,否则就要立刻归还4.21亿元贷款。

  2012年11月《淄博兰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解困工作汇报》中可见其遭遇之窘迫。该文显示,“博泵科技共为兰雁集团担保4.21亿元,其中,单独担保的为3.17亿元,其余为与其他企业共同担保。目前,博泵科技担保的贷款陆续到期,仅11月份到期的在工行的担保就达11150万元。工行已明确表态,博泵科技担保无效。”可谁会在这个时候给危机四伏的兰雁进行巨额担保呢?

  原本还能“绝不抽贷”的银行此时此刻对兰雁集团再也没有了信心。2012年4-11月份,“各银行抽贷高达2.51亿元,使兰雁集团的资金周转严重困难,加之11月份到期贷款比较集中,达3.4亿元,企业已无力偿还到期贷款”。在银行抽贷的2.51亿元中,“市外股份制银行1亿元,市内交行7500万元,中行2500万元,农行1800万元,工行1300万元,农发行1000万元,浦发1000万元”。

  无奈之下,兰雁集团只能紧急向当地政府汇报、求援,“恳请协调解决过桥资金1亿元”以维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救赎之路

  兰雁之所以形成20多亿的巨额债务,很大程度上与企业对外大举借债,扩张速度过快有关。这种扩张一度让兰雁迅速崛起,但当市场环境发生改变时,其负面效应也随之显现。

  1999年,盛文中赴任兰雁集团董事长一职。这时,国际纺织业正处于产业大调整的历史时期,欧美纺织工业因为人力成本高,产能纷纷向中国转移。盛文中认为,纺织是典型的规模经济,只有具备了规模,产品才有成本优势,才有效益。

  从1999年至今,兰雁迈出了历史最快的扩张步伐,产能扩大了6倍。企业共成立了1个兰雁工业园、1个创业新区、9个分厂、11个子公司,涉足地产、纸业、物流、热电、教育等多个产业,2010年后还先后在柬埔寨、越南投资建厂。

  一系列并购扩张中并非每次都能挣到大笔的利润。一位兰雁老员工反映,当初兰雁在承德并购了一家破产纺织厂的设备,可运回来根本没能组装就被当做废铁卖掉。而企业投资的筛网厂也几乎没有盈利。

  快速扩张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正如周村金融办吴副主任所说,纺织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高涨、产品附加值低、行业利润微薄,融资就成了纺织企业发展的关键。

  事实上,兰雁集团也在千方百计化解融资难题。2002年,兰雁开始接受辅导,酝酿上市融资。可员工反映,就在距上市只差一步时,内部员工举报企业涉嫌偷税漏税。最终,兰雁不仅补交了大量税款,上市之路也就此终断。

  从2005年开始,兰雁集团为解燃眉之急在内部员工中集资,用以购买棉花、煤炭等生产资料。可员工集资毕竟有限,最多只有一两个亿,与快速扩张所需资金相比,显然是杯水车薪。

  企业似乎只能从银行取得所需资金。贷款必须有资产抵押,没有抵押就需要担保。互联互保尽管一时解决了资金瓶颈,可一旦一家企业资金链断裂,就会给其他企业带来危机。

  农行周村支行的一位高管回忆道,兰雁风风雨雨半个多世纪,在他的记忆中,该企业就经历过五六次担保危机。

  2005年,亚洲最大的毛巾厂——淄博雄鹰集团破产,兰雁就曾为之担保;2010年周村维尔集团破产,一种流传在员工中的说法,兰雁为之担保了5000万元。

  互联互保不仅潜在风险巨大,而且贷款成本高昂。兰雁集团前任总裁姜明就指出,要贷款,就要接受承兑、贴现等捆绑条件,年底一算银行利率高达30%,赶上民间高利贷了。这对于利润本就微薄的纺织业实在太高了。

  2011年银行受存贷比影响,为增加存款要求兰雁集团办理全额承兑,仅此一项就让企业比2010年多支出贴现利息4000多万元。

  兰雁集团一位不愿具名的员工认为,企业之所以还得上高额利息、数次度过担保危机,很大程度得益于企业有着4万多吨进口棉配额。这是在山东第二大进口棉配额,仅次于魏桥。

  原来,国家为保护棉农利益,对棉花进口实行配额制,只有获得配额的企业才能进口价格较低的外国棉。去年国内市场棉价为2万元/吨,可兰雁集团通过配额获得进口棉到厂价只有1.3万元/吨,甚至有时国内外棉价每吨有着1万元的差价。

  据兰雁这位相关员工表示,2012年是兰雁集团担保危机最为紧迫的一年,也是涉嫌倒卖国家进口棉配额最多的一年。去年企业只加工了不足一半的进口棉,大多数配额被加价卖给了其他企业,获取了巨额利润。

  由于被内部职工举报,2013年初海关总署开始调查兰雁。负责此项工作的一位高管已被抓捕,作为企业法人的董事长盛文中也在协助调查。这也意味着,兰雁集团再也不可能倒卖进口配额化解当前的担保危机。

  为了自救,兰雁集团在2013年5月1日发出了《给全体职工的一封信》。根据这封信的内容,兰雁集团进行了内部重组:“以原兰雁集团纺纱、织染、服装事业部为基础,分别注册成立淄博澳宏纺织有限公司、淄博鹏丰纺织有限公司、淄博瑞康纺织有限公司三家独立法人公司,安置所有员工,主要是解决公司担保问题,实现生产自救,走出经营困境”。

  兰雁集团办公室主任贾科介绍称,内部重组后三家公司都是独立法人,独立运营。可经销商、供货商、国外客户突然发现企业改名了,收款、付款主体全变了,普遍存有顾虑。这需要企业大量的解释。

  不过,内部分立仍然化解不了巨额债务和联保风险,目前兰雁集团正酝酿通过司法重整重获新生。

  根据兰雁集团一份内部文件显示,企业正酝酿“通过司法重整程序的谈判协商机制,对银行、担保债务的偿还期限及数额重新作出清偿安排”,“重整后,可采取分立的方式化小经营规模,明确专业分工。同时,可采取分立后企业互保的方式,减少对外互保的风险。”

  贾科表示,目前兰雁尚未申请破产,也不知道今后会走什么程序。当地政府希望兰雁生产自救。因为兰雁还与其他企业有着联保关系,一旦兰雁出了问题,就会出现一个多米诺效应,引发连环危机。

 

 

文章录入:新平    责任编辑:jxpjxp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总编信箱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copyright: 2012-2029 fzwh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190019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