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律严惩定点饭店协议低价背后的隐性利益
定点饭店制度曾被视为遏制公务浪费的重要举措。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却暗藏着种种猫腻,比如通过高开、虚开发票将本不应有的消费纳入公务报销范畴。这一制度本应产生的减少开支、监督公务消费的效果,都显得不够理想。(凤凰网资讯 12月25日)
定点饭店制度曾被视为遏制公务浪费的重要举措。据统计,2012年全国已有5000余家党政机关出差和会议定点饭店,一些四星、五星级酒店不惜以低于一折的“跳楼价”也开始进入这项政府采购项目的招标竞争,某些“隐性利益”特别是强大的广告效应,是“定点饭店”这个名号炙手可热的原因。对五星级酒店来说,300元的政府采购价连成本都难抵消,加上其他开销,这笔生意根本无利可图。为什么这些酒店会宁愿赔本也要加入这个政府采购项目呢?
“政府市场是块大蛋糕,要么降价,要么放弃。”、“不是定点饭店,公务人员根本不能报销”等等这些都是酒店负责人给出的答案。显然,除了利润,他们口中的这块“金字招牌”还有其他的“隐性利益”,才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这块“金字招牌”带来的巨大的市场潜力,虽然接待党政机关的出差和会议人员并不多,但是证明了自己有这样的接待能力,在其他客人的眼中,这就是一种认可,就能增加别人选择的几率,而且大型会议召开后客人的口口相传比其他任何广告都最有效果、最具传播力。与此同时,他们可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利用发票做文章,增加参会人数、虚报会议以外的其他消费等等,只要双方提前做好准备,外人很难发现。因此,才有这么多的酒店愿意在如此低的协议价面前争相竞标。
不过,2012年底中央反腐倡廉和“八项规定”的出台也让定点饭店遭遇了一次大的寒流,也有很大部分定点饭店做不下去从而退出,但是还有更多地想挤进来,试图继续分一杯羹,这也就从另一方面说明他们仍有利可图、有钱可赚。那么如何从根本上遏制住这种协议低价但实际并不低价的现象呢?首先是要立法,制定有关协议和相关法律法规,为执法部门提供统一可操作的执行依据;其次必须严格执法,加强法治力度,一旦发现绝不轻饶;第三要有强有力的监督,让定点饭店协议在阳光下,真正给公务消费一条正规的道路。唯有如此,定点饭店协议低价才能真正被执行,政府形象才能更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