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躲猫猫”式送礼需用好透明这一利器
“严禁公款吃喝,严禁变相送请,严禁奢侈浪费……”端午节前后,记者在南京、北京等地采访时发现,由于纪检机关在节日前后严查请客送礼,因而一些领导干部公开大吃大喝的少了,团拜送礼少了,一些送礼者也变换花样,行为更加隐蔽。(新华每日电讯)
人们借节日机会礼尚往来是中华礼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段时间以来,礼尚往来的传统文化在部分领导干部身上被严重扭曲和异化,他们大搞公款送礼之风,严重浪费了国家财力物力、败坏了党风政风、损害了公信民心,因此,这种行为一日不除,无疑将会更加重人民的负担。
可喜的是,中央当机立断,“八项规定”实施一年多来,类似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极大遏制,广大人民群众无不为中央的有力举措点赞和欢呼。
但正如辩证法,任何事物都会有两面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在领导干部公款大吃大喝少了,团拜送礼少了的好势头背后,也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正在“成长”,例如“网购+快递”,电子礼品卡、礼品券,手机话费充值……,这些“新型”的送礼手段在“八项规定”的“压力”下从台前转到幕后,玩起了“躲猫猫”战术,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躲猫猫”战术的盛行,折射出“八项规定”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仍然不起作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明显是以联络感情为名,达到个人升迁、获得利益之实。
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治理“躲猫猫”式送礼其实并不难,透明就是最好的利器。就目前而言,要把经费管理使用好,努力实现公款账单阳光化;要努力消除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努力实现权力运行规范化;同时,对于公款送礼者,还必须敢于动真格,严查、严惩,并对典型案例予以通报曝光,决不能手软,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公款送礼者无钱可送,也让其无利可图。
作者:攀言